宿舍防火常识
2016-03-23 16:26:28
宿舍是同学们聚集生活的地方,火灾隐患多,也是同学们疏于防范、麻痹大意的地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我们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请同学们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床头灯 床头灯的危险性在于它放的位置是在床的周围,而床又是棉、纸等可燃物的集中区。经实验表明:电灯泡功率越大,通电时间越长,表面温度越高。在常温下,40W的灯泡表面温度达65—70摄氏度,60W达130—190摄氏度,100W达150—220摄氏度。有人试验,一个100W的通电灯泡紧帖棉絮,13分钟就会被烤着。同样功率的灯泡被稻草覆盖,2分钟即可引燃。有的同学考试期间挑灯夜战,又怕影响别人休息,用纸或毛巾等物遮挡,经过一定时间蓄热,炭化,很容易发生火灾。
蜡烛 蜡烛在学生宿舍是严格被禁止使用的,然而个别同学使可燃物平时不用功,临阵磨枪,偷偷的秉烛夜读,由于连续作战,过度疲劳,很容易睡着,但蜡烛还燃烧着。在熟睡过程中,蜡烛很容易被碰倒,引燃被褥,伤及身体,甚至引发火灾。希望同学们积极出面阻止在宿舍内使用蜡烛,让“蜡烛之火”在宿舍消失。
蚊香 蚊香在我们学生宿舍使用也比较多,它具有很强的阴燃能力,点燃后虽然没有火焰,但能够持续燃烧,温度在700摄氏度左右,如接触可燃物,就会引起燃烧。在宿舍内点蚊香时一定要把其放在不燃的支架上,并远离可燃物,特别要远离蚊帐、衣物、被褥、桌椅,以防人走动或睡觉时,把可燃物碰倒在蚊香上,引发火灾。再有,离开宿舍一定要把蚊香熄灭。
充电设备 很多同学的小电器都需要进行充电,有数码相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男生用的剃须刀等,由于经常的使用,就需要频繁的充电,并且每次都要充几个小时。个别同学充上电后,转身就去教室上课,甚至放假、外出也不切断电源,由于充电器长时间蓄热,热量又散不出去,就会发生火灾。
大功率电器 电炉子、热得快、电热杯、电饭锅等大功率用电器在我们学生宿舍也是禁止使用的,但是个别同学不知是心疼自己的身体,还是为了节俭,经常在宿舍开小灶。这些电热器具功率高,电线超负荷运行,导致电线过热,绝缘皮熔化短路,很容易发生火灾。有的同学怕学宿办的老师检查,到处藏匿或忘记拔掉电源就更容易引起火灾。
吸烟 很多人都难以想象一个小小的烟头跟火灾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其实很多时候它都是火灾的罪魁祸首。一支烟的长度为6厘米,吸一支烟的时间,根据其质量可燃烧5—15分钟。烟头的火源随小,但表面温度为200~300摄氏度,其中心温度可达700~800摄氏度,而纸张、棉花、木材、涤纶、纤维等一般可燃物的燃点为130~140摄氏度,烟头扔到上面极易引起火灾。
乱拉电线 一些宿舍随意走线,电线线路混乱,有搭在床铺上,有绕在桌子腿上,有靠近书籍的,电线长期被踩压,很容易短路起火。再有,就是从一个插座上接出好几个插板,特别是一些计算机入室的宿舍,电网密布由于接点不实,很容易打火,发生火灾。
焚烧废纸 在学期期末,个别同学整理废弃物,特别是想要扔掉的一些信件,将它们放在垃圾桶、楼道内或厕所内焚烧,在一定条件下,死灰复燃引起火灾。
消防设施 每个宿舍基本上配备了消防应急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灯、指示牌等等。有些同学往往不爱惜这些设备,对这些消防设施进行破坏,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消防设施就是灭火的工具,逃生的法宝。
逃生自救常识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