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安全疏散逃生十大技巧
2016-02-03 11:48:30
冬季火灾事故频发,特别是圣诞、元旦期间,人流、物流增大,群众性庆典活动又相对增多,尤其是各娱乐购物场所人员更是密集。在这里首先提醒大家,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后首先要熟悉场所环境,了解安全出口的位置。一般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包厢门背后和主要通道都贴有逃生疏散图,大家不妨做个有心人,在娱乐放松之前先了解一下该处的消防安全设施和安全出口方位,以防万一。
逃生要注意以下事项:
1.头脑清醒,临危不乱。一旦得知发生火灾,切不可慌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所处的环境和建筑物结构的特点,以及火势的大小,采取果断措施,选择逃生出口和逃生方法,切不可在犹豫中错失逃生时机。
2.简易防护,蒙鼻匍匐。逃生时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鼻腔造成窒息,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雾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尽可能佩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则可采用向头部、身上浇冷水的方法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部、身体裹好,再冲出去。
3.辨明方向,迅速撤离。遭遇火灾,应尽快撤离险地。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空旷地带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通过阳台、气窗等往室外逃生。
4.快速撤离,不贪财物。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5.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进行逃生。每个人员密集场所在疏散通道都装有疏散指示标志,当无法辨别逃生方向时一定要沿着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进行逃生,要有秩序地疏散,不能乱跑乱挤,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利用建筑物设施逃生或自制器材逃生。发生火灾时,可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天窗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再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凸出物滑下楼。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娱乐场所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物资较多。如将毛巾、窗帘布浸湿后捂住口、鼻,作为防烟工具;利用绳索、地毯、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
7.就地避难,固守待援,寻找避难所逃生。当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以保护自己,择机而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以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应创造避难场所求得生存。首先,应关紧房间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门窗缝或其它孔洞有烟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床袋等难燃物品,并不断向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熄灭。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极早获救。如房间有电话、对讲机、手机,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各色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向外投掷物品,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划火柴、打开电灯、手电向外报警求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在能疏散的情况下择机逃生。在逃生过程中如果有可能应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以便赢得逃生的救援时机。
8.火苗及身,切勿惊跑。假如被困人员发现自己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正确的做法是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熄灭火苗;如及时跳进水池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9.低层跳离、切勿冒险。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高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容易造成重伤和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10.利人利己、切勿拥挤。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